最近,桃花水母现身云南,火了!不用羡慕!咱们彭山也有有有!有着6亿年生存历史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再次现身彭山经相关专家检测鉴定,确认为濒临绝迹的“桃花水母”。据了解,年7月份,彭山一鱼塘也曾发现过桃花水母。水质要求高出现桃花水母很罕见“发现水母后,我仔细看了一下,当时整个蓄水池在水母最多的时候有上万只,用器皿随手舀一勺都有上十只。”该厂区负责人告诉我们。据了解,桃花水母是世界一类濒危的古老腔肠动物,至少有6亿年的生存历史,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珍贵度可媲美大熊猫,有水中“活化石”之称。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对水体质量要求极高,较为罕见,要求生活水域洁净呈微酸性。因此这次在彭山区谢家街道一厂区消防蓄水池内的意外发现,说明周边的水质环境是比较好的,也说明彭山的生态环境和水质越来越好。因为,彭山水水水水好!前段时间,《小康》杂志社主导发起的中国县域发展系列排行榜之“中国净水百佳县市”正式发布。在全国个县域行政单位中,彭山脱颖而出,位列全国第7名!天府之南,寿乡彭山。地处眉山市北大门,位于岷江中游,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条,干流长公里,水库40座,总库容约万立方。彭山,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也因经济发展破坏水生态环境,有过因水而惑的阵痛......而如今的彭山,生态环境、水质环境得到大大提升。春江水暖鸭先知,千只野鸭栖息岷江年2月,在彭山区岷江河畔看到,清澈的河水吸引了近千只野鸭在此栖息。小编从林业部门了解,此次栖息岷江彭山段的野鸭主要有绿头鸭,针尾鸭,斑嘴鸭,秋沙鸭四个品种,都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如此大规模多品种出现在彭山区实属罕见。据眉山市监测中心和眉山区环保部门检测结果,岷江彭山段平均地表水水质从年的劣五类上升到今年三类以上。岷江河畔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了,吸引了更多的野鸭和鸟类回归。彭山是如何治水,摆脱“阵痛”的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摆一摆,彭山的治水四字秘诀:“控、截、建、治”。秘诀1:控源头从严管控▼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以“最严格准入”条件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新增污染源,限制重污染高耗能项目的发展,3年来关停散乱污企业84家。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以地定畜,以种定养,投入余万元,关停规模养殖场户,整治养殖户户。关停侵占河道加工砂石企业11家,限期整改2家。秘诀2:截全面截污纳管▼投入2.5亿元,建成中心城区雨污分流管网16公里,基本完成城市排水主干体系。6个场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眉山市首个地埋式、花园景观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彭山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地面景观公园完成凤鸣、谢家、黄丰等21个安置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41.5公里,场镇污水处理率达80%。▲赤麻鸭在岷江河戏水秘诀3:建强化修复设施▼建设建成谢家毛河湿地公园、彭溪河带状湿地公园2个、面积60余亩。▲谢家毛河湿地公园正在改扩建“五湖四海”湿地公园、毛河湿地公园、竹韵廊公园和凤鸣公园,规划面积约余亩,田园生态景观与城市公园景观在这里实现了有机融合。▲毛河中桥生态廊道全区9条流域完成生态景观节点打造15处,新增水体余亩,绿化美化岸线50余公里约40万平方米。秘诀4:治开展水体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养殖污染处理。开展水库、网箱等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取缔投饵肥水养殖水库40座,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综合利用。聚力推进厕所革命。投入万元,在12个村整村推进改水、改厕工作,完成改厕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1%。扎实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以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持续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清理河道违规种植物余亩,拆除河道违建多平方米,完成清淤8万余立方。河道及支沟疏浚余公里,清理并转运河道垃圾0余吨,涉及我区的省、市挂牌“四乱点位”,已全部销号,实现了还河湖自然状态,还河湖清水绿岸。年7月,彭山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经过4年的努力,河流水质逐年改善。9条河流水质均达到Ⅳ类及以上,其中4条河流水质达到Ⅲ类,毛河从年的劣Ⅴ类提升到年的Ⅳ类水质,河长制工作连续3年被评为眉山市河长制工作第一名。此外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项目正在构成彭山的“岷江经济带”江口水镇、江口沉银博物馆中日国际康养城五湖四海湿地公园彭祖山四A级景区尖子山航电……治水倒逼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巩固治理成效为彭山治水工作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kouzx.com/jkxwl/152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