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镇南屿,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翰墨底味醇香。有数十个姓氏的子民在境内繁衍生息,其中大有建树的姓氏有水西林氏、宫保黄氏、镜江宋氏、浯江唐氏等。 经初步摸底,南屿镇各姓氏大大小小的祠堂共有29个,其中水西林氏祠堂、窗厦文山林氏祠堂、尧沙唐氏宗祠等不仅有祭祀祖先之用,且早已声名远扬。 为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祠堂这一宗族姓氏载体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古老祠堂重焕升级与活力,南屿历史文化研究会余位会员齐聚南屿镇江口镜江宋氏宗祠,共同参与了一场关于南屿祠堂文化研讨的盛会。他们中有来自机关企事业的退休干部职工,也有来自中小学、大学的退休教师,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南屿文化的南屿乡亲,为了传承和发扬南屿祠堂文化,走到了一起。 赋梅堂前座无虚席,大樟溪边乡情暖暖,这群各村各宗族的“活化石”、“历史教科书”畅所欲言,用生动的讲演叙述着南屿祠堂文化传承与发展。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从10月份开始筹划准备,并由福州高新区南屿历史文化研究会和江口镜江宋氏宗祠管委会牵头主办,来自南屿地区各祠堂代表,南通、新洲等地祠堂管委会人员应邀出席。据南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唐兰彬介绍,在南屿地区该类主题的研讨会的举办尚属首次。 江口村宋氏约有人,占江口村总人口的80%。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会场,上千平方米的镜江宋氏祠堂里,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这个姓氏家族的历史厚重感。大厅内的墙壁上,“信义和平,忠孝仁爱”八字族规隽永印刻,十分醒目。而祖训“立修齐志,读圣贤书”高高挂在宋氏子弟的厅堂之上,历朝历代宋氏族人在此激励下发奋图强,人才辈出。 开场伊始,南屿元峰人、知名作家张英慧从宋氏祠堂的堂号“赋梅堂”由来说起,娓娓道出唐代四代宰相宋璟所作之长篇“梅花赋”,后人因之贯以该名的故事。“梅花在春天来临之前、万物萧杀之际一支独放,体现了古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以及甘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张英慧说。 随后,水西林氏宗祠代表林小牧、芝田周氏宗祠代表周恒国、窗厦林氏宗祠代表林案文等嘉宾分别就本宗族祠堂文化的概况与思考,以及祠堂建筑群的构造与设计特色进行了发言。 “窗厦文山林氏十五世祖杞公赴京参加秋闱,三场考试过后,明经及第,登咸淳丙寅榜进士,官至清河太守。捷报传回窗厦,合族欢欣鼓舞,众议在文山林氏宗祠前竖旗杆,以示荣耀,这就是旗杆石的来源……”尽管年事已高,但说起宗祠故事时林案文老先生气定神闲,丝毫没有服老之感。 ▲各祠堂代表和特邀嘉宾发言 江口老先生宋友齐是南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骨干会员,他告诉高新君,江口是他的家乡,这样一次关于祠堂文化的盛会能在他们宋氏宗祠举办,从主题到氛围都十分契合。“尽管这一次参会的代表都是老同志,但我们也十分希望更多的中年、青年甚至是青少年人群加入到关于祠堂文化的研讨队伍中来,让年轻一辈都知道自己的姓氏起源,这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寻根密码’。”宋友齐说。 同时他也提到,家族中的许多长者都在台湾定居,他们的后代对于自己的姓氏起源、宗族基因了解的就更少了,血脉之亲在两岸间系起了无法割舍的纽带,能让那边的后辈们知道“我从哪里来”,也是举办研讨会的意义所在。 “我们的第二届研讨会也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召开,祠堂文化研究在明年将继续作为研究会重点研讨的文史项目,研讨文章也将集结成册。”唐兰彬说。 采编:曾玺凡 监制:汪永辉 党的十九大知识小问答(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这里读懂福州高新区 长按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