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挖土、种苗,一幅忙碌、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这是江口县民和镇围绕“春风行动”,紧扣“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聚焦“八要素”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景象。 观念一变产业新。江口县民和镇村民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耕种,经济收益低不说,劳动投入成本还高。“增产不增收”让当地村民无法摘下“贫困帽”。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把传统低产的农作物调下去,将高产优质的果蔬、中药材产业调上来,他们迈出的第一步——转变群众种植观念。 产业革命,人是核心。要让村民转变观念,必须给群众算清经济账、对比账、成本账。为此,该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产业结构政策,打消群众顾虑。“玉米年每亩产值约元,土地还得撂荒半年。而辣椒每亩产多斤,按订单最低价1元收购,亩年产值达多元,是传统玉米产值3倍多,土地流转还有租金。”该镇艾坪村党支部书记艾建军走进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 “我家有两亩多地,土地流转后每年能有元租金,现在家里面养了几头猪,我自己没事的时候还可以来种植辣椒赚钱,一年收入可以达到0元左右,比以前种包谷强多了。”在艾坪村辣椒移栽现场一位年近60岁的务工老奶奶笑哈哈地说。如今,该镇农业种植呈现一派新景象。温室大棚里辣椒新苗正发芽,山上成片茶园已披了绿装,药材地里群众正在施肥保墒……每一片土地都蕴藏着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土地流转产业活。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前提是土地流转。春风行动来,该镇进一步完善规范土地流转机制,采取出租、转包、转让及入股等多元方式进一步推进的土地流转,以盘活土地资源,把经过确权的土地流转给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集中连片开发,实现农村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 “我家那块土地撂荒几年了,现在土地流转给中药材公司,还能白白赚几个钱,就近务工也方便了,随便干一天都能挣多块钱!”该镇四宝村中药材基地务工的村民说。 “在政府大力协调下,四宝村中药材基地成功流转土地1余亩,目前,缬草、百合、黄精等药苗长势喜人,又是一年丰收的好兆头”贵州吉草堂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路贵林信心十足地说道。同时,路贵林还表示,土地流转是在不改变土地所属权的情况下,将村民土地流转给公司,由公司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和加工、储存等一体化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实际上也实现农民和公司“双赢”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据了解,今年,该镇小块、大块土地流转达余亩,全镇种植大户、合作社达到了80余个,现有茶产业6余亩、精果林余亩、辣椒1余亩、中药材1余亩....农村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利益联结百姓富。不能让农民忙了好一阵子,却赚不到多少“票子”。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利益分配是个关键。该镇进一步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股份+扶贫、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脱贫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老了也没啥用了,也没路子,也不能做啥,这些田地合作社来了我们也能沾光,去年我家分红就得元,在附近产业基地上务工还能弄点零花钱,搞点生活费,还锻炼了身体,我感觉到很好。”民和社区新十一组贫困贺培清说。 据了解,年度,该镇通过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分红资金达余万元,惠及全镇贫困户余户人,切实带动贫困户通过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来源:江口县扶贫办) 审稿:刘剑 编辑:杨光庆 赞赏 长按新疆白癜风医院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