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江口朱氏宗祠

文/朱剑宇

建筑是时代的纪念碑,也是文化的纪念碑。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时代留下的建筑,为我们留下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轨迹。然而在过去极左或急功近利等思潮的冲击下,我县许多古建筑,或改建,或拆毁,这是很可惜的。所以当听说江口有一座朱姓的祠堂,还保存得比较完整时,我便急切地想去看个究竟。

四月中旬的一天,久雨初晴,我们一行乘车自县城至测水,再弃车登船至江口,上岸后,沿着一条有点泥泞的机耕道,行若三四里,翻过一座小山,一栋标准的古祠堂建筑,便呈现在我们眼前。中间的牌楼,两边的山墙,飞檐翘角,粉墙青瓦,墙上还饰以各类特具象征意义的人物、图案雕塑。岁月的沧桑虽使得牌楼上部分泥塑有些残缺,但总体保存还算完整,一派庄重、质朴之气象。

我们在前坪驻足观望,曾国藩所书大门上方“朱氏宗祠”四个大字,笔力遒劲,严谨端庄,道出了宗祠往昔的辉煌。据说此祠乃朱氏族中名人朱尧阶倡建,他与曾国藩于道光十四年()同榜中秀才,从此结为莫逆之交。

咸丰年间,曾国藩建湘军,朱尧阶应邀至湘潭督造战舰,以功选“训导”;后奉旨在湘乡建昭忠祠,又重建东皋书院,以劳加“盐提举”衔。但他淡泊名利,不向曾国藩攀附,甘在乡村设馆讲学(曾国荃、曾国华、刘霞仙等皆其弟子),而对曾国藩每有疑难大事来信询问却有问必答,使得曾氏更为敬重,为朱氏宗祠署额,自然不在话下。

走进大门,穿过戏台下面的门廊,越过内院地坪,来到中厅,赫然入目的是悬于厅上的三块黑地金字大匾。那是民国时期三个政要----孙中山长子、曾任立法院院长的孙科、湖南省省长程潜、桂系主要将领、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的手迹。孙科题的是“奕叶长荣”,程潜题的是“敬宗收族”,白崇禧题的是“源远流长”。

对这些官场泛泛而题的套话,我到并不怎么在意。而厅中柱上朱尧阶所书对联,到引起了我的兴致。联曰:

登堂有公是公非,怀一点偏心,即对祖宗不住

屋室要能容能让,留半分情面,勿忧家族难和

对联都是农村俗语,入联却语重心长,包含着朱尧阶对族众为人处世予以劝规的一颗拳拳之心。联想到朱氏多次谢绝曾国藩邀他入朝为官,乐山乐水乐于田园生活,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

传说昔日乡间曾有一新开油榨坊老板请他题联,他拈须一笑,随手写道:

生意原来听撞赚钱到底要尖

围观者联想到用吊石撞尖桩把油榨出的情景,不由得会心地笑了。

另,广为流传的双峰书院门联,也出自他手:

两派交流,好向此间寻活水双峰对峙,更从何处仰高山

两联前者通俗诙谐,后者典雅大气,皆入情入景,语意双关,无不让人称绝。

今天,这朱氏宗祠静静地立在这偏僻乡野,并没有因我们几个的造访而热闹起来,它和它人文浓郁的往昔一样可以玩味。这种淡定,这种达观,与它的倡建者始终保持一致。

任人间潮起潮落,看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当然也是很难达到的境界。

(原载-5-4双峰网,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朱剑宇,作家,曾任县文联主席。出版有散文集《三探集》《七七八八集》,中短篇小说集《唱戏的癫子》,长篇小说《花事》,长篇传记文学《王憨山画传》。《王憨山画传》荣获年度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图书奖。

掌上双峰

ID:sfwangxuan

中共双峰县委宣传部主管双峰最权威的公众平台

共创富厚双峰长按识别







































白癜风感恩回馈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kouzx.com/jkxzx/16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