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江口县决胜脱贫攻坚,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整县退出验收关键之年。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立足自身优势产业,全县采取“以长养短、长短结合”模式,掀起春风行动产业发展新高潮。 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 今年,全县做足“3+2”产业发展文章,以“生态茶、特色水产、猕猴桃”为主导产业,以“中药材、蔬菜”为增收项目,大力发展生态茶、冷水鱼、猕猴桃、中药材和蔬菜,让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增收,为同步小康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茶产业崛起,巧打生态牌 阳春三月,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坪后茶园基地上一片葱绿,近十名农民工正在忙着采收茶青,微风吹拂下阵阵茶香迎面扑来。 “一到采茶季节,最多一天可以收入多元,最少也有80多元,能在家门口找点钱太好了。”60多岁的坪后组村民刘召娣对笔者说。 江口县九龙山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从年3月建设以来,现有茶园基地亩,投产茶园亩,仅年,公司支付劳务费60余万元。基地还通过了欧盟检验的标准,成为贵茶抹茶示范基地之一。 好山出好茶。江口县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受梵净山影响,县境内小气候突出,年降雨量0—毫米;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是发展有机茶园、出口茶园基地的绝佳区域。在梵净山核心区海拔——米的山腰和半山腰地带,常年云雾缭绕,非常适于茶树生长,生产的绿茶产品品质极优。 年,贵州省提出大力发展茶产业。瞄准江口独特的生态环境,一批客商落户江口。目前,全县新建生态茶叶基地17.52万亩,投产茶园达9.33万亩,其中建成1个省级茶叶示范园区,3个万亩茶叶乡镇,12个茶叶专业村。涉茶农户达1.86万户、6.72万人,茶产业已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农业主导主业。 连日来,桃映镇大树坪村0亩白茶基地,近40名农民工正在忙着施肥、除草,现场一派忙碌的劳作景象。去年10月,该公司落户大树坪村,经过流转土地、开挖基地,从今年1月至3月完成基地茶苗移栽。 公司负责人说,目前基地每年可以解决人就近务工,90人长期在公司务工,待茶园投产后年预计解决人采茶用工,现正在筹备建生产、加工厂房。 春风行动以来,全县已新建茶园2.03万亩,覆盖农户户20人,实现人转移到茶产业发展上来,确保户人精准扶贫户实现稳定脱贫。 冷水鱼裂变,做活水文章 “每月固定工资元,4亩土地流转到公司,一年收入元,参加冷水鱼分红得元,去年总收入达2万余元。”在德旺乡净河村冷水鱼养殖场,村民杨再红一边清理鱼池漂浮物,一边告诉笔者。 杨再红全家5口人,两孩子、丈夫和其哑巴哥哥,年,杨再红生病并做胆割除手术,家庭成员因病、因残而被识别为精准扶贫户。 去年,该乡整合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入股东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发展模式,覆盖全乡户贫困户,其中江口县净河生态农业发展扶贫专业合作社采取飞地模式将该乡漆树村、杨柳村43户贫困户和4户贫困户和净河村户贫困户联结到冷水鱼养殖基地,带动贫困户通过务工、分红实现脱贫。 走进该县凯德街道凯市村小龙塘冷水鱼养殖基地,施工队伍正在抢抓工期,目前,养殖场基础设施已经完成50%,预计5月上旬正式投放第一批鱼苗。冷水鱼养殖基地占地亩,预计年产万斤鱼,产鱼苗万尾,可带动60余名农民工就近务工。 同样,德旺乡交界村80亩冷水鱼养殖基地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放鱼苗,预计年产冷水鱼40万斤,产鱼苗万尾。 江口县水资源丰富,平均水温达18℃至22℃,是发展冷水鱼养殖的绝佳地,年,江口县被省农委列为冷水鱼发展裂变县,一大批冷水鱼养殖基地如雨后春笋。截至目前,各乡镇已全面完成冷水鱼项目养殖池建设的选址和土地流转工作。 猕猴桃变“金桃”,铺就致富路 “目前,主要是组织附近民工除草、施肥,每天最少需要10多个农民工务工。”贵州村华秋实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章建军告诉笔者。 站在基地观光亭上眺望,眼前蜘蛛网似的铁丝架上嫩绿的一片,指头大的猕猴桃已经挂满枝头,基地上农民工们正在忙着割杂草。 依托梵净山水源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等独特的生态环境,年该公司落户江口县。目前,公司已建成农旅一体化高标准猕猴桃种植示范园0亩,有机生态园亩,以“公司+农户+基地”已发展2万亩,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带动周屯移民扶贫搬迁点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按人均1亩地建成“猕猴桃精准脱贫示范基地”亩。 年,通过申请户均量化1万元扶贫资金共万元,以合作社入股到县投资公司,再由县投资公司投入到村华秋实公司,覆盖凯德街道户贫困户人,去年实现分红41.36万元,村华秋实公司付工人务工费达万余元。 “我今年60多岁了,去年在猕猴桃基地除草、施肥,每天都有60元的收入,几个月就挣了近0元,还可以照顾了孙子读书。”该街道凯市村楼里组村民唐兰英对笔者算了一笔账。 如今,村里猕猴桃产业发展起来了,一些留守妇女和老人找到了工作,他们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到基地务工。春风行动期间,全县计划发展猕猴桃0亩,覆盖农户户人,带动户0人。目前,已发展猕猴桃亩。 中药材蔬菜订单,村民齐增收 “今年种植辣椒60亩,目前,辣椒苗已有约3公分高了,预计5月中旬移栽辣椒苗。”怒溪镇两河口村种植大户姚勇益说。 年,因缺劳动力、技术的村民姚勇益被识别为精准扶贫户,年姚勇益脱贫。为利用闲置土地,年,姚勇益流转土地60余亩,种植精品水果沙糖橘。去年,姚勇益注册了江口县姚家林水果种植合作社,覆盖该镇两河口村17户贫困户69人。 去年冬季,姚勇益在沙糖橘里套种了20亩辣椒、50亩卷芯菜、10亩莴笋。仅沙糖橘、莴笋就收入6万余元。去年冬季蔬菜分红5元,户均分元。 年春风行动以来,该县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江口县兴乔果蔬专业合作社与各乡镇(街道)签订订单辣椒0余亩,合作社负责销售、种植技术指导、收购,政府对辣椒订单面积5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主体按每亩元进行一次性无偿补助。直补政策采用先建后补方式,资金由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解决,由财政及对应的产业部门实施。 为让种植户增收,该县一手抓订单辣椒种植,一手抓中药材种植,真正让农户通过发展中药材和蔬菜增收致富。 连日来,在各乡镇(街道)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户正在忙着给缬草、黄精等中药材除草。截止目前,春风行动已完成中药材种植亩,其中,缬草亩、黄精亩、厚朴亩、重楼亩、白芨亩、太子参亩、杜仲亩。 目前0+人已西宁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