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寨沙侗寨,坐落于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下,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平河畔。今年3月,在江口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倾力打造下,寨沙侗寨成为“贵州省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寨”,标志着该景区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迈上新台阶。

旧貌垃圾成堆投诉多

4年前,寨沙侗寨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过元,全寨有12家农家乐餐饮店。尽管江口县政府提出用旅游产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城镇园林化的“一业带三化”政策来逐步提高群众收入,但因当地群众对政策不理解和各种历史因素,导致寨沙侗寨成为当时典型的“脏、乱、差”村寨,被笑称“远看青山绿水,近看牛屎成堆”。来梵净山游玩的游客在途径寨沙侗寨时,看到垃圾成堆、苍蝇成群的现象都会情不自禁地摇头;在寨沙侗寨的农家乐住宿后,对农家乐的卫生条件更是不满意,省、市、县相关部门接到了大量投诉,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据统计,年省、市、县相关部门接到关于诚信经营问题的投诉18起,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26起;年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也有17起。

攻坚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年度铜仁市11个县、市、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江口县排在了最后。这给刚组建的江口县局领导班子迎头一击。食品安全工作跟不上,全县经济工作也会被拖后腿。景区的发展是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景区工作开展得不好,打造全县全域旅游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年,按照江口县政府统一安排,江口县局新上任的局长秦如高决心创出一番“新天地”。乡镇干部出身的他,在详细了解景区的食品安全情况后,与局领导班子成员一起身先士卒,带领景区分局监管人员主动攻坚,以不留余力、不留死角、不留遗憾的“三不留”精神,全力提升寨沙侗寨的食品安全水平,打破以往难监管、监管难的瓶颈。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他与班子成员分工,邀请省、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领导、专家来寨沙侗寨实地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采取“回头看”的方式督促整改完成。食品安全保障有无力度,根子还在业主。为进一步增强寨内农家乐餐饮店业主的食品安全意识,江口县局4次对业主进行食品安全培训,从野生菌、发芽土豆等风险食品的处理,到碗筷消毒、建设干净整洁的“阳光厨房”;从食品采购建立台账到制度上墙标准化作业;从业主有抵触情绪到监管人员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不但传授食品安全知识,还帮业主联系采购渠道购买可靠的食材,逐渐让业主知道如何采购安全的食材。办证、采购、卫生清理这些本是业主自己的事,都被江口县局的监管人员给“承包”了。渐渐地,寨沙侗寨的游客多了,投诉少了,业主的钱包更鼓了。江口县局变监管为服务,以不懂就教、人少就帮的方式逐渐让业主们接纳了这些原本是监管者的服务者。随着业主们的餐饮服务行为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寨沙的食品安全情况越来越好,来到寨沙侗寨就餐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农家乐餐饮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业主们现在每次看见江口县局的监管人员来检查都会笑着说:“还需要整改哪里,直管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江口县局全体监管人员的用心监管,寨沙侗寨原本垃圾成堆、苍蝇成群的现象不见了,乱丢乱放乱倒、不洁不净不亮的问题被有效遏制。

示范脱胎换骨展新颜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一年多的倾力监管,寨沙侗寨旧貌换新颜。现在走进寨沙侗寨,青山绿水间,整个侗寨按照庭院式错落布局,农家乐之间以石板巷道和流水景致相连,融入侗族文化元素,与梵净山佛教文化彼此呼应,浑然一体。目前全寨84户中有74户开起了农家乐,可接待游客近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也从当初的35人增加到到了人,占全寨总人口的87%,全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其中旅游旺季月份最高收入达5万余元。寨沙侗寨的房屋租金也一路看涨,从最初的一两万飙升到六七万至十二三万。旅游公路、侗寨吊桥、民族风情表演场、侗家钟鼓楼、民族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白天上山看美景,下山到侗寨尝美食,傍晚围着篝火听侗族大歌尽情地唱跳,成为游客来梵净山、寨沙侗寨游玩的“三部曲”。

年3月,通过层层检验和评选,太平镇镇长刘仕建从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陆蓉手中接过了“贵州省景区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寨”的牌子。回到寨沙侗寨,刘仕建逢人就说,寨沙的发展,离不开江口县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努力,这荣誉也有他们的一份。

审核:曹德卫

编辑:肖仕斌

徐杰

邹云峰

张宇飞严敏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kouzx.com/jkxzx/33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