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口县 >掌读文摘
时间:2018/5/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九色鹿RuruDeer-04-20

黑龙江

黑龙江是中俄东段边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俄关系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风向标和晴雨表的作用,见证了中俄关系的曲折变化。

黑龙江:从争议之边到合作之界

原文:《中俄关系视域下的黑龙江:从争议之边到合作之界》

作者:王宛李兴

原文发表于《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年第1期

中俄学者从国际关系角度对黑龙江进行的研究值得肯定,但从深度、广度和高度上来看,这些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年“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黑龙江所在区域变得更加重要。本文以黑龙江为切入点来纵向梳理中俄关系的来龙去脉,分析中俄围绕黑龙江跨界水资源互动的影响因素,探讨黑龙江在“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争议之边的黑龙江

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最初只占有地处东北罗斯的莫斯科河中游一小片土地的莫斯科公国形成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疆域的东边只到北乌拉尔山的支脉。

16世纪初,沙俄开始野心扩张,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就成为了沙俄的目标之一。年,清政府忙于平定“三藩之乱”,沙俄趁此开始入侵我黑龙江流域。在沙俄先后多次入侵惨遭失败和清政府妥协让步的情况下,双方于年9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对中俄进行了第一次划界。该条约第一款对边界的划定为:(1)“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2)“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即外兴安岭,俄称斯塔塔夫山脉),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辖”;(3)“又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4)“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据此,额尔古纳河被划为中俄东段边界的西段部分,《尼布楚条约》实际上使中俄边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迁。

《尼布楚条约》换来的清政府与沙俄之间的边疆和平在年被打破。。从年开始,以穆拉维约夫为首的俄军开始侵犯黑龙江,通过建立移民点、军事点等手段实际占领,逼迫清政府于年签订《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对中俄东段边界进行了大调整。根据条约,额尔古纳河一段变成中俄东段边界的西段部分的边界;格尔必齐河源外兴安岭至海一段南移至黑龙江,割让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由乌苏里江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连接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大清国、俄罗斯共管之地。”据此,中俄边界向南延伸,黑龙江就成为了中俄界河。《瑷珲条约》不仅使沙俄侵占了我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而且还将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划为中俄共管地,为沙俄进一步侵占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埋下伏笔。

《瑷珲条约》之后,沙俄先占领共管之地后逼迫中国于年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变共管为独占。条约规定:“自乌苏里江口而南,上至兴凯湖,两国以乌苏里江及松阿察二河作为交界。其二河东之地,属俄罗斯国;二河西属中国。自松阿察河之源,两国交界逾兴凯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门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皆属中国。

黑龙江由此从中国内河演变成了中俄的界河。侵占黑龙江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沙俄蓄谋已久的目标。夺取黑龙江的想法甚至可以追溯到彼得一世统治时期,当时就提出要在黑龙江河口建立俄国城市。沙皇伊丽莎白·彼得洛夫娜想要开辟黑龙江航路。自19世纪70年代起,在西方列强殖民浪潮的影响之下,沙俄在中俄边界黑龙江地区不断挑衅。

条约签定后不久,从年开始,沙俄就开始多次驶船入侵松花江,勘察地形和非法绘制地图。19世纪90年代,为了将势力渗透至中国首都,同时侵略中国东北的资源,沙俄筹划在中国东北地区修筑“东清铁路”,使其成为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中国境内的一段铁路。修建铁路为俄国船只进入松花江提供了“合理依据”,沙俄趁机在松花江肆意开辟航路,攫取松花江航权。之后,甚至还出现了沙俄在松花江拦阻、炮击华轮的恶性事件。年,中国国内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从山东发展至东北地区。沙俄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派军越过黑龙江,大举入侵东北。年7月,在黑龙江左岸,沙俄对居住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居住于海兰泡的1万多中国人全部被俄军逼入黑龙江,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居民遭到了俄军的烧杀抢掠。

年,沙俄和日本因争夺在中国东北而爆发日俄战争。战争以沙俄失败告终,两国签定《朴茨茅斯和约》,划分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以长春为界,以北属于沙俄势力范围,以南属于日本势力范围。这样,沙俄势力越过界河黑龙江,利用修建铁路掠夺中国东北资源。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提出废除俄国前各政府与中国缔结的一切条约,放弃以前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中国的土地和租界,将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归还中国。但由于种种原因,苏联的宣言没有成为现实。年,中苏围绕中东铁路发生了冲突。苏联宣布对华断交,扣留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上的中国轮船,摩擦升级为大规模武装冲突。苏联红军袭击并占领历史上属于中国的黑瞎子岛。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结为盟友,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蜜月”,边界相安无事。至20世纪60年代初,双方关系恶化,直接反应到边界纠纷问题上。苏联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不断挑衅,驱逐、殴打进入这些岛屿的中国居民。中苏从年开始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双方在边境增加武装力量,边界事件不断发生。苏联武装干涉中国边民和渔民的活动,局势不断紧张化。年3月,两国在珍宝岛发生了武装冲突。双方都进入了战备状态,所幸冲突并未演化成全面的战争。

2.黑龙江:合作之界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苏围绕黑龙江既存在纠纷同时也开展合作。这些合作受到后来两国关系波动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

中苏黑龙江合作始于对界河航行的建设、对界河航行权利和安全的保障,双方政府于年1月2日签订了《黑龙江、乌苏里江、额尔古纳河、松阿察河及兴凯湖之国境河流航行及建设协定》。年,中苏签定《关于中苏共同进行调查黑龙江流域自然资源和生产力发展远景的科学研究工作及编制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上游综合利用规划的勘测设计工作的协定》,这是中苏第一次合作规划利用界河跨界水资源。

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年启动的黑龙江流域考察工作于年被迫停止。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开始缓和,两国之间围绕界河水资源的合作逐渐恢复。为了继续合作规划利用水资源以发电和调洪,中苏于年成立“中苏关于额尔古纳河和阿穆尔河水资源全面利用规划联合委员会”。

年5月,中苏签订了《中苏关于国界东段的协定》,这是双方多年艰辛谈判的阶段性成果。黑龙江作为两国界河的法律地位得到了确定。然而,这一协定是在搁置了黑瞎子岛和阿巴该图洲渚的归属权的基础上达成的。此外,黑龙江渔业也是中苏合作的内容之一。年,中苏签订了《中苏渔业合作协定》,开启了双方就界河、界湖渔业资源的捕捞、增殖、保护和水产品加工与贸易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双方在渔业方面的合作起步较早,在苏联解体之后依然得到延续。

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中俄关系非但没有走下坡路,反而不断攀升。

3.合作展望

从整个黑龙江流域来看,不能简单地将中俄两国看作是黑龙江界河两侧的沿岸国。作为中俄界河段的黑龙江只有其上游和中游部分,而其下游部分则全部在俄罗斯境内。因此,中俄在黑龙江流域中既有界河沿岸国的“地缘权力对称”关系,还有上下游国家间的“地缘权力不对称”关系。中俄两国对其境内黑龙江共享水资源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是双向可逆的。

黑龙江流域降水丰富,淡水资源充足。黑龙江流域在中俄两国境内的面积相当,仅差2.4%,但流域俄罗斯境内的水文网较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而中国境内河水径流量仅是流域总径流量的大约1/3。随着中俄两国在黑龙江流域各自境内部分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增加,双方对流域水资源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当前,从人口密度来看,整个黑龙江流域人口密度约35人/平方千米,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相差不大,不属于人口密集地区;从水资源稀缺程度来看,流域中国境内一侧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国属于轻度和中度缺水地区,黑龙江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缓解这一地区用水紧张;俄罗斯境内一侧除了后贝加尔边疆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较低以外,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都较高,在全国都属于淡水资源丰富地区。但值得一提的是,俄哈巴罗夫斯克州人口70%的饮用水和家庭用水来自黑龙江。

近年来,从俄罗斯角度看,俄在远东地区加大军事力量部署,新式武器频频亮相。如,俄罗斯最新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目前已有三艘服役,其中两艘部署在太平洋舰队;年4月部署在俄阿穆尔州的“苏一35”战略轰炸机已经率先升级了空对空导弹;8月俄在远东地区已经部署“堡垒”战略导弹;俄还在远东地区建造了新的卫星发射基地,等等。就中国而言,虽然近年来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但是在某些方面与俄罗斯仍存在一定差距。不过,总体来说,中俄都为世界核大国、常规武器大国,在军事相对权力方面差距不大,处于比较平衡状态,两国保护水资源的能力相当。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中俄在黑龙江地区的地缘位置、对共享水资源依赖程度、相对权力和双边整体关系促使两国涉水关系趋向于合作,而实践证明双方围绕黑龙江确实已经形成了一定水平的合作模式。但依旧存在一些分歧。

中俄对黑龙江的需求不同,导致了双方在黑龙江合作优先方向上出现分歧。黑龙江中国一侧在全国属于水资源缺乏地区,中国近黑龙江地区对用水需求较大,因此对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能开发利用同样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行政助理管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kouzx.com/jkxxw/24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