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若要湖南人尽死,先过溆浦佬这关!为何当年日本鬼子打到溆浦龙潭就止步不前,抱头鼠窜?先从扒龙船看溆浦血性男儿的勇猛本性! 鼓声雷震,呐喊喧天。6月29日至30日,沅水再次沸腾,为期两天的溆浦第二届“村村淘杯”屈原文化龙舟赛在江口隆重举行。这是溆浦最大规模的正规龙舟竞技赛事。经过激烈角逐,白沙1号和大湖坪1号分别摘走竞速奖项和表演奖项桂冠。 县领导谢商成、刘向阳、刘春让、郭龙金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指导赛事。 办赛事:传承历史文化 年5月20日,端午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无论是对中国而言,还是对世界而言,端午节都已经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节日。 溆浦是龙舟源地,楚辞故里。几千年来,该县一直保留了群众自发赛龙舟的习俗。在追赶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好、发展好、运用好这一文化遗产,让龙舟赛走上正规,形成品牌和影响,始终牵动着县委政府的心。 为此,溆浦县秉着高度责任感,对今年的龙舟赛作了精心指导。县龙舟协会,江口、洑水湾、小江口等乡镇集体策划,县旅游局、体育局、教育局、文广新局、电视台、海事处等县直单位集体助力,县政法委、公安局、武装部、交警大队、医院更是全程护航。 “溆浦龙舟赛是历史传统文化的延续,是百万溆浦人民同庆的盛事,我们一定要继承好、发展好。”活动中,县委副书记、县长谢商成现场指导赛事。他说,溆浦龙舟形状独特,桡手众多,无龙头,争斗性强,生动展现了溆浦汉子彪悍狂野的性情,深受百万群众喜爱。“确保龙舟赛事圆满成功,就是‘践行朝着群众需求去做’工作要求,再苦再累,大家也要尽职尽责。” 赛龙舟:追思屈子情怀 溆浦人热爱龙舟赛,不仅是因为自古就有的传统,更多的是溆浦人民对屈原深厚感情的一种表达。 在屈原投江之前,溆浦就有端午节和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屈原在其作品《九歌》中有“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逶迤”这样的句子描述过当时的溆浦龙舟。现在溆浦龙舟竞渡,还保存了相当多的原始习俗。赛前“祭龙”,造船前“偷料”,比赛时“抢水”、“抢鸭”,这些都源于古时旧俗。 屈原于公元前年来到溆浦,与溆浦结下深情厚谊,创作了大量与溆浦古老文化相融合的诗歌作品。千百年来,溆浦人民认同他的忠君爱国,拥戴他的为人品格。如今,溆浦仍有离骚湾、三闾滩、原钓岩等与屈原相关的地名。 后来,屈原五月初五在汨罗投江,其噩耗五月十五才传到溆浦。为了纪念屈原,溆浦人又重新划起收好的龙舟,既祭龙神,又祭屈原。“溆浦现在有五月初五和五月十五‘大小端午’。过‘大端午’赛龙舟主要意义就是纪念屈原。”县龙舟协会会长赵三毛介绍如是说,我们赛龙舟既要展现溆浦汉子的彪悍性格,更要表达对屈原的无尽追思。真正的感情就是力度的体现。” 经过紧张激烈地角逐,白沙1号和大湖坪1号分别夺得了米竞速奖项和表演奖项一等奖;枫香1号、合农1号、枫香3号和田坪5号、大湖坪3号、枫香3号分别获得了米竞速奖项和表演奖项二等奖;岩坪1号、大湖坪3号、金明1号、沅江2号和合农2号、田坪3号、合农1号、合农3号、新民1号、沅江1号获得了米竞速奖项和表演奖项三等奖。 看龙舟:引爆节日狂欢 宁可荒掉一垅田,不能输掉扒龙船。溆浦人把赛龙舟得胜归来者,当作是宗族的莫大光荣。 正是溆浦人沿袭了这种信念,溆浦龙舟赛异常火爆。决赛当天,看台边上坐满了人,江边站满了人,来来往往的人群,川流不息,就像一条长龙。当龙舟划出场来的时候,江面陡然膨胀起来了,掀起了的阵阵水花混合着吼声与鼓声,观众像触了电般对江面的龙舟呐喊助威。 “加油,加油,加油……”江边人群一声喊,河里龙舟千层浪。在喧天的助威声中,一位穿着合农村队服的队员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向前询问得知,这个年轻人叫肖勤,今年31岁,合农村人,是龙舟队的队员。他的呐喊格外给力,观看也格外认真。为了划龙舟,他的胳膊晒得脱皮起水泡,但他毫不在意,握紧拳头向记者展示,开心地说道。“很精彩,很值得!” 一位清江屯村小名叫悦悦的小朋友,今年7岁,刚刚幼儿园毕业,看到龙舟她格外兴奋,一边喊着加油,一边指着江中的龙舟自豪地说:“看,那是我们村的龙舟。” 中午时,太阳渐渐炙热起来,赛场河道两边仍然围满了人,大家或撑起遮阳伞,或手搭凉棚,观赛热情丝毫不减…… 据县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此次溆浦龙舟赛共吸引观众10余万人次。溆浦端午文化活动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支潜力股。 赛龙舟溆浦龙舟的比赛方式很多,有单对单的比,在指定位置两船相划,谁先到为赢;或多组轮回,一组优胜者再同另一组优胜者比,这么类推,最后决定优胜者;还有以彩船为终点或为起点,再绕彩船一周来决定输和赢。多种竞赛方式中,有一种是去年输给他,今年又选他单挑,原来输了的今年赢了的就叫“报仇”,去年赢了的今年再赢,就叫“保主位”。溆浦有民谣称:“宁可荒掉一垅田,不能输掉扒(方言即划)龙船”。爱龙舟溆浦人爱龙舟,俗话说,扒完龙船再认亲!这种爱,生在骨子里,一辈子不改变,哪怕流汗流血晒脱皮!溆浦龙舟坐前头的桡子手,分头引、二引和三引,这三对桡要有丰富的划船经验和强壮的身体。他们是全船的引导和楷模。打锣敲鼓,吹唢呐的大多在这间仓的左右;舞腰旗的腰旗手,一般都是男扮女装,拿着破蒲扇,穿着女人的红花上衣,扎条长长的假辫子,做出各种灰谐可笑的动作,逗引大家哈哈大笑。大河龙舟一般是2-3个舵手,溆浦人称他为“艄公”,各人拿了一把长艄,比赛开始,艄公把艄掌好,龙舟就如一条直线,溆浦人称这叫“夹艄”;当比赛进入关键时刻,艄公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来,为龙舟加油助威,溆浦人称这一举动叫“跳艄”;锣鼓手也是全船的指挥者,全船桡子手,只听锣鼓点子声的急或慢来掌握划船的节奏,吹唢呐的大多是站在船的中间,溆浦大河小河的龙舟都配有唢呐,而且多是吹双唢呐。悠扬的唢呐声,往往会穿透两岸的吼鸣声,漂扬在河中,给人们一种调剂气氛的感觉。享龙舟得胜归来者,是宗族的莫大光荣,人们要用鞭炮一直送他们到家。祠堂要杀猪宰羊来庆祝胜利。看龙舟溆浦大河龙舟与其他地方不同,其特点为:船型独特,桡手众多,舟无龙头,争斗性强,富于表演色彩,极具观赏性。每年龙舟活动,溆浦万人空巷直奔龙舟而去…… 护龙舟为了每年的龙舟活动顺利、安全、快乐举行,全且各个部门全员出动,制定方案,前期调度,确保万无一失。你们蛮拼的,为你们点赞,辛苦了! 议龙舟解禁龙船,赢得十万群众点赞 宁荒一垅田,不输扒龙船。 溆浦龙船大赛由来以久。相传,屈原在溆浦生活了九年,和溆浦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屈原农历五月初五在汩罗投江自尽,消息传到溆浦已是五月十五,听闻这个消息,溆浦万人空巷,悲奋异常,人们划着竹筏、木板,带着饭团、食物,从溆水下沅水,争先恐后地去汩罗救屈原,悼念屈原。后来经过历史的演绎,原来的竹筏、木板变成了现在竞渡的龙船,而用树叶包着的饭团、点心等食物,变成了现在的粽子。 龙船文化,千百年来已融入了溆浦人的血缘里,“扒完龙船来认亲”,是溆浦人的体育竞技精神;“可以不过年,也要扒龙船”,是溆浦祖传下来的习俗。 乐极生悲的是,年6月14日,溆浦的龙船赛引发百人混战,最终酿成6人死亡的惨案,事情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出于安全考虑,防止再次发生部分宗族势力借扒龙船打架斗殴,县里不得不出台禁止划龙船的通告,将所有龙船锯掉或封存。每到端午节,县乡两级干部都要挨家做工作,禁止龙船下水。 这一禁就是整整10年。每到端午节,当地群众想闹热一下,沿河都有公安或干部值守,谁下水就处罚谁,但仍有一些村民不顾反对,私自造船,县里又只得着手整治,三番五次地拉锯战,弄得当地群众怨声载道:“你们干部的命是命,我们老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吗?”解禁龙舟赛,成了当地群众最为迫切的要求。 但解禁龙船赛的利与弊,大家都很清楚,不解禁龙船赛,县里只是沿袭过去的老政策,省得许多麻烦;而解禁龙船赛,老百姓是高兴了,但谁能保证上万人的水上运动不出纰漏?出了问题谁来担责?在划不划龙舟的事情上,溆浦许多干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都难统一。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溆浦不仅要开放龙船大赛,还要当成群众文体活动的一块品牌来打。”通过深入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县里最后拍板决定解禁沉睡十年的溆浦龙船赛。为规范龙船比赛,确保活动万无一失,由县龙舟协会操办,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开赛前几天,县委主要领导暗访安保措施及观赛设备,一眼就被当地的群众认出,大家一致称赞县里的这件事做得好,释放了积压心里多年的烦躁。 一石激起千层浪。溆浦又开始划龙船了,吸引了许多在外打工的青年纷纷请假回来参加比赛。江口镇荷花村村民石某说,很多年都没有过这个瘾了,在我心里扒龙船比过春节还重要。在溆浦去年为时三天的龙船赛上,几十只龙船下水,多名选手参赛,特别是农历五月十五决赛那天,沿河两岸有10万群众观看比赛。一时间,沅水成了溆浦人欢乐的海洋。 溆浦地,溆浦人,溆浦事,溆浦话…… 欢迎大家加入微溆浦微友 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白殿疯病擦什么药好
|